亞洲運動會(簡稱亞運會或亞運),是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(OCA)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,每四年舉辦一屆。這項賽事是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區域性大型綜合運動會,其前身為遠東運動會和西亞運動會。第一屆亞運會原定於1949年在印度新德里舉行,因籌備原因延至1951年。目前已舉辦19屆,並計劃在2026年舉行第20屆。

亞運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中華民國、日本和菲律賓三國成立的遠東體育協會。首屆遠東運動會於1913年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,最初每兩年舉行一次,後改為每四年一次,至1934年共舉辦了十屆。因中華民國反對日本將滿洲國納入賽事,遠東體育協會最終解散。

1948年倫敦奧運期間,中華民國和菲律賓體育人士提議恢復遠東運動會,印度體育領導人古魯·杜特·松迪則主張創辦一個代表全亞洲的運動會。經多方協商,1949年2月亞洲業餘體育聯合會(後改名為亞洲運動會聯合會,再於1981年更名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)在新德里成立,並決定於1951年舉行首屆亞運會。

亞運會會徽的設計反映亞洲運動的發展。第一代會徽以太陽為中心,象徵運動的推廣和進步,並附有國際奧委會會徽和亞運標語「永遠向前」。2006年,杜哈亞運會期間推出的新會徽延續了太陽的意象,並新增了代表東亞的龍和西亞的鷹,象徵亞洲的團結。

亞運會的舉辦城市由亞奧理事會執委會投票選出。每屆賽事的申辦過程都包括全面考察,以確保主辦城市具備舉辦大型賽事的能力。這些運動會不僅展示了亞洲各國的體育實力,還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。

亞運會是亞洲體育的重要平台,展示了亞洲人民的團結精神和競技風采。這項賽事不僅是體育競技的盛典,更是促進亞洲各國友誼和合作的重要橋樑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